【优秀课程】省一流课程——《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
日期:2023-08-07  发布人:chenrunlin@employee.  浏览量:1209

辽宁省教育厅公布2022年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名单,作为软件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能从众多课程中脱颖而出,专业实力和课程质量不容小觑。

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软件工程专业的核心主干课,在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体系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课程开设在第7学期,旨在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拓宽学生就业领域。依据课程在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确定课程的知识、素质、能力目标及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在OBE教育理念的指引下,以学生为中心开发课程资源、设计教学模式,深度开发课程价值,促进学生具备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将思政的内容潜移默化地与教学内容相融合,通过课程的学习,有效提升学生的情绪价值。

课程发展历程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课程课程始建于2006年,随着行业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也在与时俱进,这得益于混合式教学改革成果,课程发展历程及取得荣誉如下。

课程发展历程

师资建设

课程组教师5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讲师2人,助教1人。2名教师来自于企业,具有多年、丰富的企业测试工作经验。课程组教师通过多途径持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及自身品格,积极参与企业的测试项目的设计及实施,每年寒暑假积极参加课程相关的培训。全组教师致力于用过硬的专业技能、良好的师德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影响学生,培养学生具备软件测试工程师专业能力及职业素养、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资源建设

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建课以来,经历TOPCARES教育改革、混合式教育改革、思政教育改革等创新建设,经过几轮的教育教学改革,依托校内学习平台、希沃品课平台、教学资源管理平台等多个教学平台,建设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课件、教案、微课、学案、习题库、案例库、教材、项目库等等,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建设如下所示。课程电子教学资源在全国、省、校级教学软件大赛中,多次获得奖项。

课程已建教学资源

课程资源利用情况

本课程应用在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第7学期,每年受益学生300人左右;此外,本课程资源辐射其他专业测试类课程中,受益专业包括软件工程(专升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日语及全校各专业公选课,平均受益人数1600人左右/学年。

课程教学实施

每次课,课程教学组织按照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任务进行教学实施设计。具体教学设计、实施过程如下所示。

课前:教师布置预习任务及内容,并在学习平台、希沃品课平台上上传微课、课件、学案等学习资源,学生使用线上资源及教材,自主预习下次课内容。

课中:反馈、点评上节课实验情况:教师反馈上节课实验任务成绩,并对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分析、讲解。

预习学习效果检测:利用作业平台,发布预习效果检测测试题,检验学生预习情况及学习效果,平台实时反馈成绩,教师点评预习效果。

布置任务:教师布置本次课实践任务,在学习平台、希沃品课平台发布四级或五级项目指导书,限时完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分工共同完成任务。教师指导、答疑。学生在截止时间前,提交实验报告到希沃品课平台和作业平台。

讲解知识点:教师讲解本次课知识点,学生会提出实践任务中的遗留问题,教师重点讲解;再布置本次课的课堂实践任务,学生以个人为单位完成;教师评审。

归纳总结:针对四级或五级项目的完成情况,归纳、总结本次的内容。

布置作业及预习任务。

课后:学生完成作业、拓展内容、习题;教师批改学生课上实践任务,给出评语、成绩,希沃品课平台反馈。

教学实施过程

混合式学习平台上的一次课教学内容的组织如下所示。

每次课教学内容组织情况

每次课教学内容组织情况

线下教学学生讨论环节

课堂实践内容还包括模拟项目会议场景,比如敏捷开发中的每日站会、以及代码评审会议、测试用例评审会议等,使课堂更加生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升课堂参与度,加深学生对项目中各种角色的理解。

学生模拟项目会议场景

课程特色与创新

与企业无缝衔接、构建校企合作课程

  课程充分利用东软IT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优势,建立校企协同育人长效机制。企业参与课程的设计、教学、评价与改进。

1)校企联合培训教师工程实践能力,聘请企业工程师为教师进行技术培训,外派课程组教师到企业参加技术培训等。

2)校企联合提升学生实战能力:与埃森哲、IBM、东软集团等企业联合开设定制班、举办比赛,开展讲座等等。

基于OBE导向,从设计层面、实施层面、

评价层面,进行课程设计与实施

1)设计层面:面向产出的反向设计循环

  首先,明确课程目标支撑专业的毕业要求,确定课程的学习产出,即课程的预期学习成果;其次,针对课程开展教学设计论证,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目标和预期学习成果、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以及评估学习效果的设计论证,制定出“课程标准”。

2)实施层面:面向产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正向实施循环

  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首先围绕课程目标的达成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作业、实验等方面进行设计、实施和支持条件,其次设计、实施课上、课下的关系,提高课内外学习效果;再次,课程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形式充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组织开展教学。

3)评价层面:面向产出的教学评价与持续改进

  设计围绕课程目标达成的考核与成绩评定,建立“评价—反馈—改进”持续改进循环,通过持续的形成性评价及反馈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就体验。

以课程思政为导引的课程情绪价值开发

 分析学习兴趣的内因,修订完善课程教学目标,课标中要有明确的思政教育内容。增强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认同感,切实提升专业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素养。梳理教学内容的思政元素,将教学内容和思政元素无缝融合。设置和教学大纲相对应的思政评价比例。

课程改革成效

课程经过近几年的TOPCARES改革、OBE改革,产学协同合作建设等一系列的探索与尝试,课程改革初见成效,收获如下成果。

1)学生学习兴趣增加

学生线上学习情况,课程各个资源使用情况,各教学班使用课程资源情况如下所示。

学生线上学习情况

课程各个资源使用情况

各教学班使用课程资源情况

2)师生共同收获

  近三年,课程组教师获批教学成果奖4项,发表教学改革论文5篇,负责省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6项,课程组教师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44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6项、校级37项,主持产学合作项目4项,学生获奖人次18次。2019年学生获全国软件测试大赛获奖证书如下所示。

全国软件测试大赛获奖证书

将创新创业有机融入到课程教学后,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专业研发兴趣,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从事创新创业活动,获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转化为软件产出,成功申报了多项软件著作权6项。

未来展望

未来,《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课程》将持续提升课程质量,课程内涵,强化课程特色,继续以OBE为导向来深化教学改革、以新技术发展来改革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中心来改革教学模式、以校企深度融合来建设教学资源,一体化设计课上课下教学全过程,激发学生课下学习热情,提升课程教学的广度和深度,转换教师角色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监督者、评价者。课程在自身持续建设的同时,也致力于发挥省级一流课程的辐射作用,为软件工程专业建设提供质量保障。

文字| 软件工程专业

图片|软件工程专业

排版|院团委学生会新媒体中心 宋京霖

审核| 吴彩霞老师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