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流年| 东软生活如画卷,13年情画中现-彭志豪老师的工作感悟
日期:2020-06-16  作者:[db:发布人]   来源:软件学院  浏览量:2942

时光流逝转眼在东软信息学院已经工作13年了,忆当初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如今已是中年大叔,鬓生白发。

13年来我目睹了学院的飞速发展壮大学院也见证了我的适应、成长和蜕变

我是2007年4月加入东软这个大家庭的,当时正赶上学校的实践教学改革。刚到学校,我们这一批新来的老师就被安排到张永强老师负责的实训中心进行实训体系建设,一共有3个方向,嵌入式、.NET 和Java方向,我当时所在的组是嵌入式方向。当时的感觉是领导都是工作狂,大家也都干劲满满,加班和吃盒饭是经常的事,经过了一个暑假的加班加点,各个实训建设小组终于在9月份开学前完成了实训体系的建设,也就从那时候开始,让我们意识到来东软,你就的有一股拼劲,你得对自己狠一点。

9月份的时候,开始给学生授课,虽说每天都认真备课到很晚,但是上课的时候总是感觉一节课的时间太长,要讲的东西很快就讲完了,总是盼望快下课。清楚的记得,系里有一个环节,就是领导进入新老师的课堂听课,以帮助其成长。那天下午,上的是《软件工程》课,这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需要老师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工程实践经验,课上到一半的时候系领导齐主任进到教室里来听课,我这一紧张,本来需要讲40分钟的内容不到30分钟就全讲完了,这可怎么办,浑身冒冷汗啊,怎么还不下课啊,想死的心都有了,总得讲点啥吧。

后来灵机一动,干脆给学生讲起来在公司做项目的经历,好歹也跟软件工程挂点边,终于下课了,这是我记忆里这10多年来最长的一节课。很难想象,如今上《软件工程》课,即便不用教材和PPT,随便侃侃而谈,讲上个一整天都没问题。现在回头看来,作为一名教师,只要承受住了压力,迈过了那道坎,上课是云淡风轻,很享受的事情。随后的三年里,凭借出色编程能力和实践经验,我先后完成了对学生的嵌入式实训、.NET实训、JAVA实训,担任C语言项目实践负责人,设计实践项目内容。先后考取了国家级信息系统分析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再加上大学里考的高级程序员,基本上完全具备了从程序的编写、系统分析与设计和项目管理的能力。2007到2011年,这也是适应东软,成长最快的阶段。

2010以后,学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卓越的成绩,国际化教育的开展如火如荼。2011年,国际教育学院同日本IT Innovation公司合作开始开展面向日本知名企业新入职的员工IT项目培训的项目。

IT Innovation第5期项目学员合影

我是很喜欢国际化教育的,但是我并不是负责培训的项目组的一员,虽然在这之前我已经每天听VOA,坚持了3年。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头脑,没错,这时候培训项目组的一名老师离职了,而我则幸运的成了这个项目组的一员。

IT Innovation第6期项目学员合影

用英语教日本员工IT项目是一件很具有挑战性的事情,首先要听懂日式英语就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独特的日式英语发音,很多的时候听起来更像日语;另外,日本人对工作的一丝不苟,追求细节让你的工作量增加不止一倍。那一年是忙碌的一年,极度压力下负重前行的一年。 

IT Innovation 培训场景

第一年我们完成了对野村综研(日本大手企业)2期的培训,得到了客户的充分肯定和好评。2013年,更多的日本企业把员工派了过来,针对住友化工、关西电力和本田等企业的员工,我们先后完成了4期的培训,长期的熬夜和压力,使得免疫力低下,让我在2014年初大病了一场。所幸,不负众望,我们一直把这个项目做了2016年,先后完成了12期的对日员工培训。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是国内最早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大学之一。我们2015年7月便成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到2017年我们的创新创业教育已经享誉国内外。这是我们也面临新的挑战,这一年,学校同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达成合作意向,我们将连续四年利用暑假时间对来自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电子电气学院遴选出来的优秀学生提供创新创业项目培训。

澳大利亚UQ项目场景

作为该项目的负责人之一,从项目的前期沟通,到项目的设计和最后的实施,我们前后花了将近9个月的时间。而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英语为母语的学生,而且他们比我们预想的聪明得多,项目设计中原来计划的内容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我们教学团队紧急协商,临时调整教学方案。

双语课堂场景

根据学生的特点,我们很快把自己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变成项目的组织协调者(Facilitator),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潜力,寻找最佳的创意,通过Team的互补协作,完成最佳的实践。这一期的培训,取得了圆满的结果,也让我们自身有了很大的提升,接下来在2018-2019年我们又先后完成了第4-5期的培训。

同时,为了把国际化培训的经验运用了我们自己的课堂,2012以后,我先后开始了《设计模式》,《软件工程》,《面对对象分析与设计》等双语课堂,完成了17门次的双语教学授课,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与2014年暑假赴日津山工业高等专门学校交流,为学生开设《Database System》英文授课。

与津山高专校长磯山武司教授合影

津山工业高专访学期间与渡边教授合影

与津山高专计算机和信息系统系杉山明教授,授课视频录制中

2020年1月至今,再次赴日津山工业高等专门学校交流,参与理论课程授课、实践教学、学生英语角的组织、英语教材的编制及学生海外实习项目定期讨论等工作。

回想我与东软的这10多年每一步都扎实而坚定而我也有了很大的蜕变从最初的被动授课,到如今的主动施教;从最初对学生的责备,

到如今对学生的更多的信任,更多的鼓励,更多的责任,放下身姿,也能享受更多的工作的快乐

乔布斯说过“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So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所有的付出和汗水终将书写成一副美丽的画卷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