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至7月30日,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网络与物联网工程系组织开展了专任教师技能提升专题培训,本次培训的学习环节于软件园校区A2-304教室开展,内容丰富且聚焦专业核心领域,全系专任教师积极参与,培训取得良好成效。
会上,马媛老师主讲单片机编程系列1,围绕STM32F1系列深入讲解GPIO的配置与应用、中断原理及处理、定时器使用方法、串口应用、PWM原理和ADC应用等关键知识点;曹新老师负责单片机编程系列2,以STM32F4的HAL库开发为核心,涵盖开发环境搭建、STM32CubeMX初步使用、GPIO模块应用、系统时钟设置与说明、中断系统与外部中断模块应用、串口通信模块应用、基本定时器应用、PWM控制及ADC应用等内容。
刘丹老师聚焦物联网通信协议编程,重点解析MQTT协议的原理、OneNet的MQTT协议实现,以及数据流和物模型的创建与可视化操作;孙建老师带来跨平台PyQt编程课程,内容包括PyQt5的安装配置、Qt Designer的使用方法、PyQt基本窗口控件、布局设计、信号与槽的通知应用,还结合基于YoloV5的人体检测应用案例进行实操讲解;毕文彬老师则针对基于STM32F1系列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RT-Thread展开教学,深入阐述该系统的多线程管理与通信,具体涉及裸机与多线程系统的差异、线程概述与工作机制、线程管理方式、基于时间片轮转调度的多线程程序开发,以及基于邮箱机制的多任务通信模式在STM32硬件平台上的应用与串口通信实现。
此外,各位老师还通过自主学习方式研习了嵌入式GUI编程(基于LVGL),并借助外部教师支持,完成了基于树莓派的嵌入式Linux内核编译与系统移植相关内容的学习。曹新老师还专门就“智慧课程”培训内容进行了转训分享。
7月29日下午,由网络安全与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师集中研讨。会上,各位老师依次汇报学习成果,并采取互相交流学习汇报的形式,展现了各位老师的学习成果。汇报学习成果中,教师们全情投入,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把可能遇到的情况进行了充分演绎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