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4日下午,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组织策划的“计算机类新工科建设”报告会在线上举行。温州大学施晓秋教授应邀进行本次报告。施教授分别对新工科建设的大背景以及路径进行分析讨论,最后以温州大学网络工程专业为案例进行讲解,报告受到东软教师的热烈欢迎,取得了圆满成功。
报告实况1
报告实况2
本次报告主要内容:
一
新工科建设的大背景
(1)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2) 地方高校要对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支撑作用。
(3) 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挑战。
(4) 培养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打造世界工程创新中心和人才高地,提升国家硬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背景分析
二
新工科建设的关键以及步骤
施教授通过对新工科大背景的分析,给出了专业建设的关键以及具体实施步骤,总体描述为以下三点:
1. 精准识别、捕测需求
2. 主动领变、确立目标
3. 扎实应变、改革方案
其中改革方案分别从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培养机制以及保障体系四个维度进行规划。支撑我们的培养目标达成,要去优化和调整我们的毕业要求;而进一步支撑毕业要求达成区重构我们的课程体系;然后要进一步支撑毕业要求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去改革我们的培养机制;同时保障我们的教学资源。
新工科建设的“落地”
三
具体实施案例
由于建设的落地步骤过于理论化,施教授以温州大学网络工程为例进行讲解:
(1)专业人才分析、确定人才定位
①网络发展新态势:对于产业要具备高度灵敏性,感知产业发展新方向。
②网络人才需求变化:跟跑->并跑->领跑。引领与适应网络产业与技术创新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人才。
③接轨新一代网络发展与网络强国建设的人才定位:技术应用人才为主,技术创新侯备人才为辅。
(2)制定改革方案
毕业要求的更新:综合工程知识、问题分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以及职业规范等方面内容。
课程体系重构:改造已有课程、新增创新课程。课程是否有用,是否能够有效支撑毕业要求达成;专业和通识不可或缺、且互为关联与支撑;关注每课程/学分的产出效率与品质,重构过程要注意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培养机制:采用多元融通混合教学模式以及多元考核设计。其中,教学模式内容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
①课前学习:线上MOOC学习->线上单元测试。
②课堂教学:理论方面,教学重难点讲授,学生汇报与师生研讨;实践方面,线下进阶实验,师生/生生开发交流。
③课后学习:课后实施方案改进与测试考核设计内容分别从平时考核成绩、实验考核成绩以及期末考核成绩三面进行分析。
保障体系:强化专业层面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重视基层教学组织的作用,教学团队开拓创新,同时业界工程师充实教学团队建设。
四
交流互动
问
专业课程设计与产业发展应该有相应的匹配,如何衡量课程体系的选择?
答
教师要对新产业新技术有一定的灵敏捕捉能力,专业负责人和骨干教师要做到到“眼观六路,耳闻八方”,观行业的同时关注国家政策,深刻理解国家战略。同时,以学生为核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建设真正满足培养目标,真正对学生有用的课程,而不是听风就是雨,别的学校建设什么课程我们就建设什么课程。最重要的是老师对行业发展核心的捕捉,然后围绕核心进行建设。
问
教师在课程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请问如何激发老师的积极性?
答
教研教改增强教研师培意识,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一方面,以团队为主,整个团队一起为课程建设提供宝贵建议,一同参加比赛,共同进步;另一方面,以课程负责人为准,作为领导要侧重对其他教师的教研能力的培养。
问
实验平台建设方面是否可以详细说一下。
答
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和课程建设是相关联的,学生既要有开源的思想,又需要具备商业的技术思想。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教学方法, 一方面虚拟仿真采用第三方的虚拟仿真元件,安装方便,便于演示;另一方面订做实体实验设备,利用最小的投资构建实体实验应用。
交流互动
报告人简介:
施晓秋,二级教授,浙江省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学名师)。主要社会兼职有教育部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建设地方院校工作组成员、全国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联盟网络工程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网络技术挑战赛”组委会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专委会常务委员、全国高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省高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等。
工程改变世界,科技创造未来,工程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道阻且长,行则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