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新模式:四元驱动,“三四三” 模式构建育人新格局
通过东软百度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与执行,学生在学科竞赛、创新项目、高质量就业等几个方面的效果都有显著提升。仅在2024年度,产业学院3个专业的学生共计参加82项学科竞赛,758人次获奖,占学生总人数的39.23%;成功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88项,其中国家级7项,省级18项。
图1 学生实践成果
专业共建设:校企携手,重塑 AI 专业实践版图
围绕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前沿技术以及实际应用架构,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网络工程这三个专业积极与企业开展全方位合作。在专业方向的精准设定和课程体系的科学制定上,充分汲取企业的宝贵经验和前沿思路,紧密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技术走向,动态调整并优化专业培养方案,不断更新实践教学体系,确保专业教育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输送高质量专业人才。
2023 年,产业学院与江苏润和软件公司深度携手,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方向进行了创新性调整。为契合鸿蒙技术的蓬勃发展趋势,满足相关领域对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学院新增鸿蒙开发工程师专业方向。与此同时,学院精心打造了一系列鸿蒙相关课程,如《智能应用开发》《智能系统开发》《计算机技术项目实战》等。这些课程紧密围绕鸿蒙开发核心技术,构建起一套系统、全面的教学体系,为学生深入学习鸿蒙开发知识筑牢根基。双方还联合共建了 “鸿蒙开发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实践平台,如图2所示。目前,22 级的 380 名学生已开启了鸿蒙相关课程的学习之旅,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中不断探索、成长,力求掌握前沿技术,为未来投身鸿蒙开发领域做好充分准备。
目前,专业共建成效显著,共获批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与教改项目10余项;在2024年“武书连-中国民办大学、独立学院学院及专业排名”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络工程专业分别排名第一、第二。
图2 校企共建鸿蒙应用开发实验室
培养新路径:企业订单式培养助力学生优质就业
加强与企业合作力度,结合专业培养方向和企业需求,设置企业定制班;根据企业岗位技能需求设置课程内容,进行企业订单培养模式,为学生进入名企提供了便捷通道。通过定制班考核的学生,可以直接到企业进行实习实践、就业。
从2020年开始,产业学院与大连东软睿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紫光云数科技有限公司、深信服、暗全等企业合作开设定制班10余个,受益学生超300人,企业提供优质就业岗位近100个。部分定制班图片如图3所示。
图3 校企合作特色定制班
资源共建设:多元投入协同模式探索资源建设新路径
在产业学院资源建设过程中,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多管齐下汇聚各方优质资源,构建全方位育人资源体系。资金方面,学院多方筹措,加大专项经费投入,确保资源建设稳步推进。学院组建了专业的建设团队,成员包括校内骨干教师与企业资深专家,发挥各自优势,保障资源建设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学院还大力整合校内外资源,与紫光云数、大连暗泉等多家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定制班课程资源建设等领域引入产业前沿资源。积极参与行业交流活动,学习借鉴其他优秀产业学院的建设经验,不断完善自身资源建设体系,为学院的长远发展和人才培养筑牢根基。
在该模式的实施下,产业学院取得成效包括:校企共建课程10余门,共建教材5本,共进行了12个实践项目的3轮更新迭代,共涉及5个企业;与20余家企业建立了20多个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图5展示为部分资源建设成果。
图4 百度技术讲座与课程平台资源
图5 紫光云数参与校内课程资源共建情况
从培训到认证:产业学院 “智” 造人才新路径
产业学院通过与华为、紫光、深信服等知名企业多次联合开展线上、线下企业级项目培训,并定期举行企业技术认证考试。2022年9月26日加入昇腾人工智能人才发展加速计划。2023年与华为签署昇腾人工智能合作框架协议。2024成为认证级华为ICT学院。
产业学院积极开展面向学生的企业认证培训与考试,目前已有144名学生进行了基于华为ModelArts平台的实践,获得了昇思MindSpore开源社区线上课程结课证书以及华为技术认证书和昇腾技术认证书,共考取相关行业认证100余项。
图6 华为技术培训与技术认证书
2023年3月,产业学院携手深信服获批第二期定向人才培养项目立项。2024年7月,网络工程专业获批辽宁省1+X证书制度试点,同年11月21日,学院网络工程项目实训深信服定制班40名学生通过了深信服网络安全运营平台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高级)认证。
图7 深信服技术培训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图8 相关行业认证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