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系教学团队的整体实力,2025年10月14日,人工智能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系在软件园校区A3-220举办本学期第一次教学讲座。本次讲座由王垚老师、赵桐老师、褚娜老师主讲,分别对《数据库原理与应用III》、《软件项目管理原理与实践》和《离散数学》的教学实践经验进行深入分享。

讲座伊始,王垚老师以《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III 课程的教学分享》为题,分享教学经验。她指出,面向非计算机专业讲授数据库课程存在挑战——学生对抽象概念易产生畏难情绪,也难以联系自身专业。为此她提出三类创新方法:一是根据非计算机专业背景定制引入场景;二是运用学生感兴趣的真实数据搭建案例;三是设计“你比我猜”这类互动小游戏,让抽象的数据库概念在轻松氛围中被理解记忆。这些方法有效突破传统理论教学的局限,展现出趣味化、场景化教学在该领域的潜力。

随后,赵桐老师带来题为《〈软件项目管理原理与实践〉课程思政建设》的讲解。她介绍了“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的核心要求,结合软件项目管理十大知识领域,提出“知识点、能力点、思政点‘三点合一’”的分布式融入思路,列举了港珠澳大桥建设工程等案例与思政结合的实践方向。她还提出思政元素分层挖掘、“三点合一”融入式教学等内容,强调除优化专业教法外,还需从软件行业的特点出发,在工程伦理教育等方面发力,系统推进课程思政。

褚娜老师以《离散数学》为例,剖析了课程在教学设计等方面的问题,如概念讲授偏形式化等。对此,她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包括重构模块化课程体系,将数理逻辑等内容联系真实场景以提升学习动机。强调除改进教学方法外,还需从计算机学科人才培养特点出发,着力于知识工程与教学设计。经此改革,学生的逻辑推理与抽象建模能力显著提升。她的分享不仅展现对课程建设的深层思考,更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最后,高志君老师总结道,《数据库原理与应用III》课程组侧重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方法创新,充分考虑学情,选取有趣易懂的案例,学生参与度较高。《软件项目管理原理与实践》课程组分享课程思政的落实,结合课程内容选取适宜课程思政元素,使学生专业能力与思想获得双重提升。《离散数学》课程组本学期收集教师授课亮点,为学生提供有力的学习脉络文档,助其在抽象课程中理清思路。
此次教学讲座为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系的教师们搭建了一个探讨教学思路的平台。未来,教师们将继续提高教学质量,矢志培育优秀人才。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拥抱AI教育新时代 赋能教学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