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er的实践录|ROS智能小车:从代码到驰骋的成长札记
日期:2025-07-21  作者:人工智能学院   来源:  浏览量:0

时间悄然流逝,一学期的课程已画上句号。在这个实践学期里我们想要让实体方向盘通过ROS2实现巡逻、避障、实时图传等功能,这个任务就像一块待琢的璞玉,目标看似清晰,内里却藏着无数需要细细打磨的细节,更藏着我们突破自我、实现成长的契机。

第一次远程连接小车时,指尖按下控制键的瞬间,屏幕上的信息刷得飞快,可那小车却像被施了魔法,纹丝不动。我们六人挠挠头,尴尬一笑,又赶紧打开NoMachine远程终端,对着串口参数、IP地址、节点连接反复排查,誓要解开这“魔法封印”。在一次次修改后,当小车终于响应指令动起来时,之前的窘迫瞬间化作难言的欣喜。

每次让小车在搭建好的场景里跑图,实验室总回荡着此起彼伏的笑声。

有人盯着屏幕上歪歪扭扭的轨迹打趣道:这路线能绕晕小车自己。

有人蹲在地上调整路障时被车轮碾到鞋,引来一片哄笑。

 

 

我们就这样在一次次跑图、一遍遍修改中追赶时间——白天看着小车从磕磕绊绊到渐趋平稳,夜晚围着电脑校准参数,看着功能像拼图一样,慢慢凑出完整的模样。

遇上难缠的bug时,总有人猛地一拍桌子喊出“我来!”——或许是对着前端的报错日志逐行排查的队友,或许是捧着小车做IMU校准的伙伴。那份毫不犹豫的担当像定心丸,让原本焦灼的空气都“放松”下来。

 

 

时间在代码的增删里悄悄溜走,当小车终于能沿着规划好的路径稳稳穿梭在场景中时,我们看着屏幕上流畅的轨迹,突然发现那些一起揪着bug不放的日子,早已把我们拧成了一股绳。就像ROS2终端里的管道符,把每个人的努力串联成顺畅的数据流,推着项目往前,也推着我们在彼此的支撑里,慢慢成为更靠谱的自己。

 

 

项目结项那天,站在搭建好的小车场景旁,我们有些紧张,手心里沁着汗,对结果充满期待与忐忑。指尖在控制终端的起落,每一项功能的演示都像在重数那些敲代码的深夜、调试的往复。当最后一个指令执行完毕,实验室先陷入短暂安静,之后随即爆发出满堂掌声,那一刻所有的不安烟消云散。

 

 

这场夏日里的并肩作战,早已超越项目本身——它让我们懂得,那些煎熬与热忱交织的时光,终会淬炼出足以被掌声见证的成长,而那些并肩的温度,才是最珍贵的答案。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