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教师参加全国电子信息类专业高校教师智慧教学案例竞赛研讨与培训会议并作报告
日期:2025-04-05  作者:大东软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来源:  浏览量:31

2025年3月29日,第一届全国电子信息类专业高校教师智慧教学案例竞赛(浩埔杯)研讨与培训会议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为指导单位,中国电子教育学会、北京邮电大学、教育部电子信息类专业虚拟教研室主办,教育部电子科学课程群虚拟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协办,北京浩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支持。旨在进一步推广数智化教学成果,搭建起教师之间相互交流与学习的广阔平台,让更多的教师能够汲取精华、博采众长,从而加快人工智能理念、知识、方法和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面提升教师群体的智慧教学水平。

会议开幕式

我院教师刘畅作为第一届全国电子信息类专业高校教师智慧教学案例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受邀在本次会议教师工作坊中以AI大语言模型驱动下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提升路径探索为主题进行成果分享。刘畅老师依托学校智慧教学平台,结合行业发展导向,立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实践导向,能力进阶”为核心理念,通过AI技术赋能,针对软件自动化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全过程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将AI大语言模型融入教学全过程,实现从学AI、用AI到与AI一起学的教学升级。

刘畅老师进行成果分享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教育领域的当下,智慧教学已成为重塑教育生态、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我院积极响应时代号召,深度开展智慧教学实践。在学校平台支持之上,学院在智慧教学平台建设、教学模式创新等多个方面收获了丰硕成果。

知识图谱融入平台升级。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设计知识图谱、能力图谱、问题图谱,与AI大模型工具相结合,学、练、测一体化,实现个性化测试、个性化学习、个性化规划。促进学生在不同学习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发展。

学院自主智慧教学平台升级

以“智”助学。通过创新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本专业学生在不同学习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个性化学习平台在CA系统中上线,包括个性化测试平台、个性化资源推荐以及个性化学习路径优化。

运用人工智能的预测性开展学习诊断和精准教学,不断优化个体的学习效果,增强人工智能教学工具的辅导针对性,协助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支持个性化学习。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知识图谱等技术,构建了岗位-能力-课程图谱。该图谱全面覆盖了专业的核心课程、关键能力指标及个性化学习路径,促进学生在不同学习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发展。结合学生画像、课程数据以及学生与AI助手的智能文档,采用“并行式混合推荐”算法,预测各门课程得分,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选课推荐。

教学平台个性化推荐模块

2024年度学院教师参与第一届全国电子信息类专业高校教师智慧教学案例竞赛并获奖共计7人。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

未来学院将以能力图谱为基础,与AI大模型工具相结合,持续优化智慧教学平台。在个性化测试平台中,扩展包括项目报告批阅、在线编程,在线编程能力测评等多模式自动测评;利用知识图谱强化更为广泛的学习内容推荐;打造自动过关式学习生态平台,建立积分奖励机制。同时,将进一步加大智慧教学融入课程的扶持力度,鼓励教师进行课程教学技术、内容、模式的创新升级。

这些亮眼的成果,不仅是学院智慧教学探索的阶段性结晶,更点明了继续前行的方向。站在新的起点,学院锚定教育前沿,在AI技术重塑高等教育的背景之下,与时俱进,为教育发展提供新动力。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