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升计算机与软件学院2026届毕业生的职业素养与就业竞争力,强化学生简历制作及面试能力,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开展“职涯面对面”系列就业指导讲座,于3月19日17:30在软件园校区A1-306举办以“破求职困境·握就业新机”为主题的简历制作及面试技巧指导讲座。讲座由学院团委副书记蒋军主持,具有上市企业HR经验的素质教师赵媛媛主讲,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博指导,各年级素质教师代表参加讲座。
赵媛媛老师毕业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职业经历覆盖上市企业招聘HR与技术、海外销售团队HRBP双岗位,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在讲座过程中,赵老师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与风趣的讲解风格,将复杂的简历制作技巧及面试策略解构为通俗易懂的知识点,引发了在场学生的浓厚兴趣。现场氛围热烈,学生们积极提问,与赵老师展开深入的面对面交流。
赵媛媛老师围绕简历制作技巧与注意事项展开了全面且细致的讲解:
精准信息收集:岗位信息、行业动态、企业详情是制作简历的方向。以互联网行业为例,创新与高效是企业极为看重的核心特质。若求职者的简历能够体现对新兴营销模式等行业前沿的关注,将显著提升其在求职竞争中的优势。同时也要学会利用工具来提高自己对信息的掌握程度,实习僧、牛客网等专业招聘网站,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且详尽的岗位与企业资讯,助力信息收集工作高效开展。
巧妙塑造“人设”:赵老师着重强调,在制作简历前,学生应针对不同岗位精心塑造适配的“人设”。例如,应聘数据分析岗位时,应着力打造严谨、逻辑思维缜密的形象。简历需做到简洁明了,确保姓名醒目突出,关键信息清晰呈现,合理选择与岗位匹配的期望工作城市,可有效提高求职成功率。简历内容务必真实可靠,允许在真实经历的基础上进行合理优化,但绝不可造假,应始终秉持“相对真实性”原则。此外,赵老师依据前期模拟面试环节中的简历投递情况,精心挑选了四份具有代表性的简历进行现场点评,鼓励学生尽早明确职业方向,科学规划职业生涯。
打磨面试技巧:赵老师根据自身实战经验,指导同学们“黄金三分钟”自我介绍方法,并在现场与学生进行了模拟面试。她指出,面试过程主要考察求职者的表达能力、实践经历等多方面素质,学生应紧密围绕自身“人设”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在回答未来规划、薪酬期望等问题时,务必贴合岗位需求。
重视线上简历:赵老师强调了线上简历的重要性,通过展示HR视角下的招聘平台网站,让学生清晰了解HR在后台筛选简历时关注的重点技巧。她建议学生将自身“闪光点”提炼为关键词条,精准契合HR的“人才画像”标准。
值得关注的是,依托大数据模型,结合专业知识与学院就业工作的扎实基础,赵老师借助AI智能体为同学们提供全方位的就业知识普及以及符合学院学生简历制作的功能支持,同学们可根据自身优势、岗位信息等要素,快速生成专属的求职简历,以适配不同行业的岗位需求。在此功能的后台,赵老师也会为同学们提供贴心服务,学生若对简历存在疑问或需要修改建议,只需通过后台私信,即可获得赵老师的耐心指导,进一步完善简历,助力其在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博在讲座总结致辞中强调,学院始终将学生职业发展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他高度评价了同学们在讲座中展现出的求知热情:“看到同学们全程专注投入,积极与专家互动交流,既感受到青年学子的蓬勃朝气,更坚定了我们做好就业服务工作的决心。”
副书记李博系统阐述了学院就业服务体系的三维支撑:在顶层设计层面,构建了贯穿四年的生涯发展指导体系,将职业规划纳入人才培养全周期;在实践平台建设方面,继成功举办首届模拟面试大赛后,通过大数据分析学生求职痛点,针对性推出简历制作的指导与长效服务;在资源整合维度,后续将积极开展学院访企拓岗与校企定制拓展工作,为同学们提供更多覆盖IT全产业链的实习就业机会。
“简历不仅是一张职场入场券,更是个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呈现”。副书记李博寄语学子在专业深耕中锻造不可替代性同时通过学院提供系列就业指导服务持续打磨求职技能。
最后,他勉励同学们以“硬核简历”为起点,在时代浪潮中锚定人生航向,在职场征程上书写青春华章。后续学院将筹备“简历诊疗室”,为毕业生提供长效的就业指导与简历服务。